研究設計及研究架構

第一章的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及背景、想要探究的研究主題、研究目的、研究問題,點出學位論文的研究方向。第二章則是回顧與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知道哪些議題是別人已經做過的、哪些議題或問題尚未解決的,站在既有的理論基礎上,以較適當且清楚的觀點提出欲探究的議題,並能更具體知道要選用何種方法來探究此議題(畢恆達,2005)。如此,緒論、研究發問、文獻探討、研究方法逐一鋪陳、環環相扣,使得學位論文具有邏輯關聯性、次第進入欲探討的核心議題。
第三章的研究設計與實施的節次中,通常會包含研究架構、研究方法及工具、研究對象、研究假設、資料處理及分析、研究倫理等。研究架構是學位論文執行的藍圖,這份藍圖通常是以圖表的形式呈現欲研究變項間的關係,但呈現的方式仍會因為研究取向或研究方法而有所不同,名稱可能為:研究架構圖、研究概念架構圖、或者是實驗設計圖等,量化研究尤其常在第三章以這類的研究架構圖呈現整個研究進行的架構(吳和堂,2011;張芳全,2007)。
研究架構圖就是用簡單的圖示方式,讓讀者清楚地瞭解一份論文的研究想要探討的問題或假設呈現來。事實上,研究架構圖不僅可以讓別人快速理解你的研究,亦可以幫助自己檢視所進行的研究是否可行。顏志龍(2021)指出研究架構圖必須包含兩個要素:(1)研究變項,即你的研究包含哪些變項,可能是背景變項,可能是要探討的獨立變項;(2)變項間的關係,研究架構圖必須呈現你要研究的變項間的關係,變項間的關係常以箭頭表示,單向的箭頭表示是因果關係,雙向的箭頭表示的相關。在下圖中,第一個圖均是單向的箭頭,第二圖則在背景變向,第三個圖則是結合研究步驟與研究概念所呈現的研究架構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