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
推動學術倫理的目的,是為了維繫科學研究之誠信,並且讓研究存有學術和社會上的價值。其實社會大眾基於尊重和信任而給予學術研究較大的自由和自主空間,但不代表研究人員的行為就可以完全不受限制,因此在國內外各學術研究社群便訂定學術倫理的規範,以作為社群共同接受的行為準則。
為了強調學術倫理的重要性,國科會公布《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學術倫理的聲明》、《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及審議要點》,以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研究計畫涉及學生學位論文之學術倫理參考指引》等學術倫理規範,供國內研究人員面對或處理學術倫理議題之參考。雖然上述規範無法囊括所有研究情境中的倫理議題,但至少已明訂研究人員應遵守之基本原則。因此,研究人員都應該確實理解這些規範和聲明的內容,並具體落實於自己的研究工作中。當然,短期目標是為了深化我國研究人員與學術研究機構的學術倫理水準,長期目標是期許我國可以成為一個值得國際間信賴的學術合作夥伴,進而在各學科研究的專業領域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