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測驗
題目
1.研究行為須符合學術倫理,其最重要的核心價值為何?
(1)節儉
(2)守時
(3)誠實
(4)熱情
2.依據國科會之學術倫理規範,下列何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1)A教授將其指導之B生學位論文實質改寫成丙論文,並和B學生一同為丙論文之共同作者。
(2)A教授和C教授彼此獨立進行各自的研究,但在研究完成後,互相掛名為發表論文的共同作者,以增加署名論文的數量。
(3)A教授在研究完成後,將所有的研究原始資料備份至光碟,以便備查。
(4)在正式開始研究前,A教授及其研究團隊詳細規劃每位參與者的工作分配,並擬定未來研究結果發表的共同作者順序。
3.國科會針對學術倫理提出之相關規範,藉以宣告國科會在此議題上的立場、態度,以及處理和審議程序。下列針對該規範的敘述,何者有誤?
(1)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學術倫理的聲明》中闡述了國科會對學術倫理的態度,也界定了國科會對於違反學術倫理案件的處理範圍及方法。
(2)國科會對違反學術倫理的認定包括研究造假或變造、抄襲、自我抄襲、不當的列名作者,以及一稿多投等行為。
(3)國科會的學術倫理規範說明僅提供最基本的原則,各研究社群應基於此原則,自行建立更具體的規範和機制。
(4)針對疑似違反學術倫理案件的處理和審議,國科會不只處理其獎補助之研究案件,也處理教育部及衛生福利部獎補助之研究計畫。
4.下列哪些方式可以有效預防涉入不當的研究行為?
(1)謹慎處理及保存研究資料。
(2)不做概念上或文字上的抄襲。
(3)審慎定義及安排共同作者的順序。
(4)以上皆是。
5.對於身為一位負責任的研究人員,下列何種觀念或作法是較不理想的?
(1)將國科會的學術倫理規範視為參考,但不一定需要完全遵守。
(2)謹慎監督及指導學生的研究工作,也尊重他們在研究上的實質貢獻。
(3)為了避免學術抄襲,應精進自己在學術寫作上的技巧,或善用資源,學習撰寫學術著作,提升學術寫作品質。
(4)若在研究中產生學術倫理的疑慮,應向校內或校外之學術倫理專責單位多方諮詢,並參酌各方建議後,再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