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的產生和蒐集

在研究設計初期,研究人員主要面對的課題就是撰寫「資料管理計畫」(data management plans,DMP)及執行研究產生資料(資料蒐集)。

1. 資料管理計畫

完善的資料管理計畫將有助於研究人員管理複雜的研究資料;尤其在合作型的研究中,有效率的資料管理將有助於團隊成員分類、整理及歸檔各階段的研究成果,同時也能清楚界定每位研究參與人員的研究進度和研究貢獻。

資料管理計畫書的寫作形式有很多,內容也多有差別,但大致上都會包含下列的重要事項(MIT Libraries,n.d.):

  1. 研究計畫:背景、實驗項目、資料量、資料蒐集時程、資料形式、資料管理者、資料管理監督者等。

  2. 資料管理:資料的蒐集、記錄和標記(命名)方式、資料的整理、組織及備份方式、資料的安全性管理、適用及不適用的資料類型、預計採用的資訊管理軟體或系統等。

  3. 資料的取用、儲存和再利用:資料的取用方式(是否需要特殊儀器或軟體等)、被授權使用的人員、授權使用的時間及形式、資料的所有權歸屬、專利申請計畫、當資料內容涉及個人隱私/倫理層面/利益衝突時的管理方式。

  4. 資料的封存:資料封存的時間點、封存年限、未來再利用的授權方式等。

  5. 不同研究領域的「資料管理計畫」在寫法可能有所不同,若有需要應參考領域內的寫作範例。


2. 資料的蒐集

以研究的角度而言,不同型態的研究和不同的資料詮釋者(或研究人員),會採取不同的方法蒐集資料。然而,只要資料蒐集的過程合法與合理,也符合研究倫理的規範,基本上都可以算是可行的蒐集方式。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必須注意以下四個重要議題:蒐集方法、細節重視、資料授權,以及資料紀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信義榮譽講座編輯小組譯,2009;Steneck, 2007)。

(1) 蒐集方法

研究資料的蒐集方式會影響研究的結果及詮釋,因此慎選方法是很重要的工作。雖然這是個看似很簡單的概念,但有些研究仍發現,部分研究人員會選用不太恰當的實驗設計或方法,去達到他們心中認為「正確」的研究結果(DeMets,1999);即使是兩個相同的研究,若採用不同的資料蒐集或分析方法,便可能產生相異的結果,甚至延伸出不同的推論及詮釋。

因此,某些研究人員會刻意選用某種研究方法或故意操弄實驗條件,以得到預期中想要的研究成果;這種作法雖然乍看沒有太大的問題,也可能不容易被察覺,但仍然顯得不夠嚴謹,且容易誤導其他人對結果的詮釋,也浪費了學術及社會資源,因此應該以正確的試驗設計避免之。不論理由為何,負責任的研究都應該使用適當、可信賴,且有科學根據的研究方法去蒐集資料(台灣聯合大學系統信義榮譽講座編輯小組譯,2009;Steneck, 2007)。

(2) 細節重視

任何研究都應該留意細節,並做好品質管理。研究過程應該詳細地規劃和設計實驗,並在實驗過程中精確記錄流程及結果。在撰寫報告或論文時,應針對研究結果給予合理的解釋和推論,讓研究結果能發表成為適合大眾閱讀的成品。

若研究人員太過粗心、沒有留意到研究過程中的細節,便可能出現需要事後修正的問題。修正錯誤的流程通常都相當耗時,不但會因此消耗更多學術資源及成本,且也不是每次的錯誤都能有改正的機會。因此,研究人員更應該將心力放在研究的細節上,並避免因疏失或粗心所造成的失誤。研究人員也應該瞭解,研究成果一旦出版,有很多人會參考他們的著作,因此務必謹慎、精準地呈現及報告結果,以免誤導社會大眾。

(3) 資料授權

有些資料是必須經過授權才能使用,例如:某些受著作權保護的資料、圖書館的電子資料庫、生物資料庫……等等。研究人員在研究規劃的初期,即應釐清特定資料的使用規範,以及取得合法授權的管道,才不致於在研究過程中缺乏可用的素材,或涉及資料侵權而不自知。

(4) 資料紀錄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資料的紀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完整的研究記錄才能佐證研究的真實性和精確性。因此,共同合作的研究人員之間,一定要對資料記錄的方式及作法達成一致共識,並共同落實,才能確實留存每次實驗的成果。在下方的章節中,將會提供更多關於研究資料記錄的方法及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