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用CC授權

在這個資訊時代,使用者可能會擔憂隨時都有侵犯著作權的可能、甚至不敢利用網路資源。接下來,我們將介紹一種自願分享的方式,讓網路使用者可以群力建立內容豐富、權利清楚,且便於散布的各式內容資源,嘉惠自己與其他眾多的使用者。


(一)創用CC授權的成立

「創用CC」授權的全名為「Creative Commons」,在2002年發布,是依據美國的相關法律設計發展而來。所謂的「Commons」就是「共用」或「共享」的意思(莊庭瑞等,2008)。創用CC就是想要設計出簡單的符號,讓著作人可以使用這些簡單的符號,讓他人知道著作人的願意意願。

創用CC設計出四種基本的授權條件,透過排列組合,提供六種便利使用的公共授權條款。創用者或著作權人可以挑選出最合適自己作品的授權條款,透過簡易的方式自行標示於其作品上,將作品釋出給大眾使用。

更多成立歷史,請參考:創用CC(維基百科)

(二)創用CC授權的條款

創用CC授權條款是由四個核心授權要素所組合而成的六種授權條款。因此,欲瞭解創用CC授權,必須先瞭解以下四個授權要素:

1.四個授權要素

(三)創用CC授權的優點

在瞭解完創用CC的授權與使用,以下我們就來簡單說明創用CC授權模式的優點:

  1. 授權容易,降低成本,促進效率
  2. 創用CC授權模式的主要優點,在於創作者能清楚向公眾標示願意免費授權與授權條件。因此想利用該著作的人不必就個別著作與著作權人進行一對一授權,如此可大幅提升效率。

  3. 保障著作人權益
  4. 使用者在使用釋出的著作時,透過著作權人所選用的創用CC授權條款,也可以清楚知道使用該著作的限制條件,可減少侵權的可能。

  5. 方便利用人
  6. 創用CC授權模式可以讓利用人清楚理解對該著作可進行的利用範圍,進而讓利用人能在不侵害著作權的前提下,盡情發揮其創作力。

  7. 與國際接軌
  8. 基於網路無國界的特性,Creative Commons發展出創用CC授權條款國際化計畫(原稱iCommons,現稱為Creative Commons International)。已有越來越多國家參與CC國際化計畫,使用創用CC授權可以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也可以讓其他國家的人也能認識並方便使用臺灣人豐富的著作。


延伸閱讀-六種授權條款


延伸閱讀-如何「創」、「用」CC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