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後測驗
題目
1. 我是一位國小老師,目前正在進修教育類的碩士學位,因有實際教學場域的經驗而發現了一項新式教學法,想要擴大研究其成效,做為碩士論文,所以想要以我任課的班上同學來試驗,我該怎麼做?
(1)直接招募自己班上的學生來實驗即可。
(2)不要招募自己的學生參與研究,所以請隔壁班的同事在他們班上招募學生來參與我的研究。研究者明確告知義務,沒有違反被研究者知情同意原則。
(3)妥善規劃研究設計,取得學童、家長、學校行政系統的知情同意,符合對人的尊重、善益、正義原則,不影響常規課程下,在通過研究倫理審查後實施。
(4)跟校長打好關係,直接請校長下令全校學生參與這項實驗。
2. 以下四個案例,何者符合研究論理的原則?
(1)以健康檢查名義採原住民的血液檢體,並為避免浪費,不需取得對方知情同意,直接拿此血液來研究遺傳基因。
(2)人類學研究者將其研究成果,如藝術風格、社會文化制度的特殊性,與原住民族群共同分享,並約定若有商業利益,亦得共享利益。
(3)以國家經費發展出獨特的心理量表並取得專利後,在自家開設的印刷廠出版發行,並規定上自己課的學生一定要買來用。
(4)為了表示沒有做假,訪談內容直接寫出受訪者真名與調查到的事實,這是研究人員的專業判斷,所以不用取得受訪者的同意就可以這樣做。
3. 所有研究人員應遵守的Belmont Report研究倫理原則是:
(1)對人的尊重。
(2)善益。
(3)正義。
(4)以上皆是。
4. 以下關於研究倫理的原則應用說明,下列何者為是?
(1)老師與學生的權力不對等關係,屬研究倫理中要注意的「正義」原則。
(2)利益衝突回避屬研究倫理中要注意的「善益」原則。
(3)善盡保護研究參與者的隱私屬研究倫理中要注意的「正義」原則。
(4)以上皆是。
5.請選出正確的答案:
(1)對於如案例2跟案例4的國小學童進行「知情同意」時,由於其尚未成年,僅須取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即符合Belmont Report「對人的尊重」原則。
(2)「善益原則」的主要精神之一為「將研究風險降到最低」,採取如問卷蒐集、觀察法等研究方法時,因為不會對研究參與者造成生理或身體的傷害,必然符合此原則。
(3)在「正義原則」考量下,即使學生已成年,也不適合在授課時直接招募自己班上的學生做為研究參與者。
(4)當研究者身兼多重角色(如研究員、政府政策規劃專家、與私人公司顧問等)時,在未揭露此利益關係的情況下,只要研究者秉持良心,自認其首要利益皆沒有受到次要利益的影響,即未違反Belmont Report的精神。